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国唯一一本与德国合作出版的影像医学专业期刊,主要介绍影像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该刊始终关注国内外影像医学的新进展、新动态和新技术,全面介绍X线、CT、MRI、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核医学等影像医学方面的新知识、新经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经验交流。内容全面、新颖,刊登的文章均有较强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刊主要特点:多学科性、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临床实用价值高、刊登及时。是中国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出版部门: 《放射学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031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208/R
邮发代号: 38-12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放射学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0313
- 国内刊号:42-1208/R
- 出版周期:月刊
-
MS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慢性肺部病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比较低剂量及常规剂量扫描对慢性肺部弥漫性病变(范围较广泛者)的显示差异,探讨低剂量扫描诊断慢性弥漫性或浸润性肺部病变的可行性及合理扫描方案.方法:34例慢性肺部病变患者及4例临床怀疑支气管扩张但CT扫描未见异常的患者,行低剂量(50mAs)全肺螺旋扫描,14例患者并行常规剂量(195mAs)全肺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在病变部位加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220mAs)薄层(2.5mm)HR......
作者:丁娟;肖湘生;李惠民;刘士远;李成洲;张沉石;朱婷 刊期: 2005- 02
-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特征的深入性探讨
目的:研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特征及相应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49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部高千伏摄影及CT表现,探讨各型病变的影像特征.结果:根据大体病理及相应影像上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特点,可将细支气管肺泡癌分为孤立结节型(25例)、多发结节型(5例)及弥漫实变型(19例).孤立结节型相对特异性的征象有多分叶征72%、空气......
作者:邓宇;曾庆思;伍筱梅;蔡超达;谢念危;陈国勤 刊期: 2005- 02
-
16例肺泡壁消失肺综合征影像学诊断及分型探讨
目的:探讨肺泡壁消失肺综合征影像学诊断、分型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肺泡壁消失肺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次胸片及CT检查、手术前后HRCT图像进行动态观察,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分型.同时对家族性患者的家族成员进行了普查(胸透、胸片或HRCT).结果:16例患者(男11例,女5例)中5例为家族性(一家系)发病,11例为散发性,其中9例有或曾有自发性气胸史.16例中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行......
作者:陈斌;何乐;何隽祥;李汉强;张俊强 刊期: 2005- 02
-
胸部低剂量CT扫描对不同部位结构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部低剂量CT扫描对不同部位结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对48例来我科作胸部CT检查者行标准剂量及低剂量扫描,选择主动脉弓下缘层面以及右下肺静脉层面进行图像质量的对比分析,分别评价这两个层面中末梢肺血管、肺小叶、纵隔及胸背部软组织结构的清晰度.结果: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主动脉弓层面图像质量的影响大于右下肺静脉层面,其中对肺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小,对肺小叶的影响次之,对纵隔、肩背部软组织影响大......
作者:欧阳林;蔡晓娟;何平;陈晓武;曾江镇;许孟君 刊期: 2005- 02
-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的综合评估
目的:综合评估心脏超声(TTE)、MRI、电子束CT(EBT)和心血管数字血管造影(CVDI)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8例,其中行CVDI检查156例,EBT检查14例,MRI检查3例.结果:158例患者中,TTE的诊断符合率为78.5%(124/158),CVDI的诊断符合率为94.9%(148/156),EBT的诊断符合率为85......
作者:孙立军;江菊芬;郑敏文;刘莹 刊期: 2005- 02
-
对比剂增强MRA联合灌注成像在手足末梢动脉的临床应用
传统的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直是诊断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辐射、对比剂过敏等危险性而逐渐被磁共振血管成像(MRangiography,MRA)技术所取代,并广泛应用于全身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术前评价,但因其分辨力的限制,MRA技术在手足末梢动脉的应用仍难以满足临床需要,由此国外有学者联合MRA和灌注扫描技术用于四肢末梢动脉病变的检测.所谓联合技术就是采用特定的扫描序列,一次扫描......
作者:何新红;陆建平 刊期: 2005- 02
-
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肿瘤血管的现状
近年来肿瘤研究的重大进展是确立了肿瘤血管形成(an-giogenesis)在肿瘤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意义[1].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提取血流的多普勒频移信息,可以反映肿瘤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助于判定肿块的良恶性和评估治疗的效果.......
作者:赵胜 刊期: 2005- 02
-
兔VX2软组织肿瘤TAE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研究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兔VX2软组织肿瘤TAE治疗前后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只单侧大腿近段种有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分别于TAE前、后行CT平扫和灌注扫描,计算并分析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和表面通透性(PS),观察TAE治疗前后其血流灌注变化,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的BF、PS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和TAE治疗后.结论: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方......
作者:张景峰;王仁法;吴静;杨岷 刊期: 2005- 02
-
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周边MR灌注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周边MR灌注成像特征,以进一步提高MR灌注成像在骨骼肌肉系统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2年4月~2004年2月41例骨骼肌肉系统肿瘤进行MR灌注成像.计算肿瘤周边与肿瘤周围动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IT)的大线性斜率(Smax)及三者之间的强化峰值差异(△SI)、大强化时间差异(△t)和强化差异率(R).结果:骨骼肌肉系统良、恶性肿瘤Smax和△SI差......
作者:陆勇;丁晓毅;江浩;刘建军;倪根雄;陈克敏 刊期: 2005- 02
-
肌细胞内脂质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1H-MRS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技术测定小腿骨骼肌细胞内脂质(IMCL)含量,初步探讨IMCL水平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为进一步分析IMCL与胰岛素抵抗机制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利用1H-MRS成像技术测定10例青年健康男性和29例(男12,女17)初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右侧小腿比目鱼肌IMCL,计算IMCL相对于肌酸及磷酸肌酸(Cr)的比值(IMCL/Cr).分别测量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身高......
作者:张磊;金真;刘彦君;倪彩虹;曾亚伟;王彦;许樟荣 刊期: 2005- 02
动态资讯
- 1 成立全国前列腺影像多中心研究的通知
- 2 重视影像信息学工具的利用和研发,提升影像服务价值
- 3 腹直肌肿块的CT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 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 5 120 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 mg I/mL)在冠状动脉CTA检查中的个性化应用研究
- 6 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应用:现实与挑战
- 7 乳腺导管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 8 16层螺旋CT胃癌术前TNM分期
- 9 重视乳腺多模态影像学技术的应用研究
- 10 颅盖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和MRI表现
- 11 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一例
- 12 DSA中斜位造影的应用探讨
- 13 输尿管下端先天性异常的MRI和MSCT诊断
- 14 高磷酸酯酶症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两例
- 15 金属与塑料支架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对比研究
- 16 椎管内毛细血管瘤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 17 髌骨骨旁脂肪瘤一例
- 18 磁共振T2弛豫时间和ADC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的对比研究
- 19 1H-MR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20 第一、二颈椎张口位改良方法